文//丹青解说
热爱游戏 · 坚持原创 · 视角独特
随着达摩的加强回归,不禁让人想起,N年前对抗路那“百花齐放”的年代。
那时候的对抗路还叫边路,而边路英雄不像现在这么强势和无脑,登场的英雄大多是一些带点刺客属性,而且有一定操作乐趣的战士,例如:花木兰、橘右京、元歌、钟无艳、曹操、达摩和老夫子,等等。
那么你知道,对抗路是从什么开始,新出的英雄越来越“变态”,越来越没有“平衡”可言呢?本期内容,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。
早期的边路,登场的英雄大多需要操作,对线特别考验技巧和操作,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边路不仅是一个展示本领的绝佳战场,还是退役野王的极乐之地。
从马超之后的英雄开始,对抗路的环境发生了“翻天覆地”的变化,我们先看看马超,再看看后面的边路英雄,你就能瞬间明白了。
马超定位刺客,由于技能刷新速度快,强化普攻附带位移,捡钱戳枪可实现连续位移,因此在拉扯和游走方面占据较大优势,同时马超还具备回血和斩杀伤害。
很多对抗路英雄打不过马超,其实是机动性比不过马超,一是马超四处游走蹭线拉经济差,二是马超利用腿长的优势打人头差,除了特别能克制马超的英雄,例如:夏洛特和狂铁,其他英雄对线很棘手。
马超上手难度极高,会玩的只有少部分人,一个特别会玩的马超,能在边路“打压”很多英雄,这不符合边路“百花齐放”的逻辑,因此从马超之后边路开始“换血”了。
①蒙恬
蒙恬与2020年6月2日上线,他是继马超之后,上线边路的第一位“机制怪”,蒙恬的特性,就是一人带四个小兵,正面举盾存在减伤机制,利用小兵抗塔侧入抗塔,四级就能越塔干翻对面。
也是从蒙恬开始,霸体+免伤+回血,开始成为边路英雄技能机制的标配。
②夏洛特
同年三个月之后的9月24日,玫瑰剑士夏洛特上线,而她的出现也曾一度成为马超的梦魇,不知是不是为了克制马超而生。
夏洛特的追加技附带减攻速的属性,这一点让马超特别难受,而且在叠满三层印记后,被动七星光芒剑不仅带追敌效果,而且7段伤害每一段都附带减速,最后一段还有斩杀伤害,并且在释放期间最高有50%的免伤(早期)。
除此之外,大招还有全程霸体+免伤,二技能可借助野怪小兵回血,是一个主打灵活性,同样是一个“机制怪”。
③司空震
司空震于2021年1月14日上线,他虽然没有直接性的回血技能,但上线之初的定位是法师+战士,官方同样给了霸体+免伤的标配,这在马超之前的英雄,是想都不敢想的。
司空震以普通输出为主,拥有远近两种攻击形态,由于六层被动可多放一次技能,特别是大招期间叠层速度极快,这让他的一技能刷新速度极快,配合二技能的弹飞,短时间内拥有多段位移的超强机动性。
④赵怀真
司空震之后,云缨也曾在边路短暂停留,但很快就回归了野区,再往后面的赵怀真,算是下一位上线的边路英雄(打野是后面开发的,而且两条路他都走),他的技能机制有多恶心,懂得都懂。
被动卡第一段普攻可实现连续性的小段位移,一技能强行把敌方逆转+吸纳,二技能护盾+反弹硬控后造成击退,大招比任何英雄的霸体时间都长,气旋能保护自己还能吸收40%伤害(也可以理解为免伤40%),第二段能选定敌人发出,伤害也不俗。
⑤姬小满
姬小满还用说吗?最开始上线的版本,1+1组合技能可范围性击飞,1+2组合技是主要伤害手段,冲过去就是一顿小拳拳,还能一路黏着打。
2+2组合技借力翻越,期间不可被选中(后面的版本改为霸体+免伤),2+1组合技,直接瞬移到敌方身后回踢+回血。
⑥亚连
到了亚连这一辈,才让玩家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三体人!亚连是一个性格矛盾的交织体,他用的两把剑,拥有物理+法术+真实三种混合伤害,当怒气值满额时,还有40%的双穿效果。
二技能可储存两次位移,大招就更不用说了,已经不单单是霸体+免伤那么简单了,直接就是1.5秒的无法选中,这不更香了?而且落地还能给队友加护盾。
丹青有话说
从马超之后,所有上线边路的战士英雄,霸体+免伤+回血已成为标配,而且普遍还具有拉扯能力,姬小满和亚连可以称为新一代边路霸主。
新英雄机制优异,压缩了老牌边路英雄的操作空间,而且老英雄的特性早已根深蒂固,的确很难去改变,这也是现状。
马超之前,大部分英雄机制虽然各有特色,但只有极个英雄有霸体+免伤,而且普遍需要操作。
马超之后,英雄技能机制的描述越来越复杂,但操作却在一步步简化,出现边路“不平衡”的这种局面,或许也是一段必经之路。
不可能总是推出一些机制陈旧,又需要很高操作的英雄吧?那样只会大大提升练习成本,导致边路英雄人气没落。
简单实用好上手且机制全面,这或许是官方对边路英雄的理解,并非有意打破平衡,而是需要照顾更多的边路玩家。